联系热线:13937683818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龙8long8,7名!内江创出近年新高

行业新闻 2024-08-04

  “还是挺激动的,在网上看见和拿在手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7月27日下午,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内江六中高2024届毕业生谈馨的喜悦溢于言表。29日上午,谈馨和今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同学们相约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还和来自内江天立学校的准清北学子们新建了微信群,一起畅想大学生活,谋划“北京之约”,纷纷表示将不忘师恩,回报家乡。

  随着一封封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参加高考的内江学子们又迎来一个个“仪式感”十足的时刻。今年,内江高考“成绩单”颇为亮眼,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的高分段考生人数创近年来新高,一本及本科上线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在这背后,是内江多年来深入实施“学在内江”品牌战略,着力打造成渝发展主轴教育高地的成效展现。

  “你们好久开学?”“那咱们北京见喽!”“以后放假回内江可以约在一起!”7月29日,一个名为“北京冲冲冲”的微信群一组建就热络起来。

  微信群的7名“初创”成员是今年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的内江学子,分别来自内江六中和内江天立学校。

  “群主”周若愚是内江六中高2024届毕业生,被北京大学天体生物学专业录取。他说:“建群的目的是想着开学可以相邀一起去北京,节假日回内江也有个伴,在北京上学的内江学子们都可以加进来。”

  微信群里,内江六中考生李晟以693分考入清华大学未央书院、陈美霖以总分740分考入清华大学数理类专业、谈馨以总分654分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何苡旭以总分699分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内江天立学校考生曹飞跃以638分被北京大学德语专业录取、崔睿齐以693分被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定向兵器工业)录取。

  “以后毕业了,我们还可以一起回报家乡呢!”年轻的学子们在微信群里说说笑笑,透露出对大学生活的希冀。他们纷纷表示,未来,一定不负师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

  29日,周若愚、陈美霖、谈馨三人再次回到内江六中看望老师,学弟学妹们也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学习心得。在与学弟学妹们交流过程中,谈馨多次表达,即使我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听说学生们组团赴北京求学,内江六中校长游玉旭脸上难掩笑容。不久前召开的高三班主任会上,内江六中高2025届师生已投入到新一轮备考工作中,他和班主任们又定下了新的“小目标”。

  “定下‘小目标’的信心,来自实实在在的业绩。”游玉旭把目光定格在内江六中高考省排位人数统计表上。他说,按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提高一个档次”的提升方向,通过多年努力,内江六中高考成绩入围全省前1000名、2000名,前5000名的人数逐年增长,今年达到新高。

  2014年以来,教育部分五批指导29个省份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

  国家一系列政策“大礼包”让地处西部内陆、发展不充分的内江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想上名校,不只统考一座独木桥,还有“强基计划”“筑梦计划”等一系列额外的升学途径。

  例如,内江六中近年来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强基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有两人通过“强基计划”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有两人分别通过“自强计划”“筑梦计划”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再如,内江天立学校自2018年开办高中以来,四届高考共1200余人参加,5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中,2021届的李玮杰是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内江第一人。

  内江天立学校总校长侯海舟介绍,今年暑期,内江天立学校高薪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高考经验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全学科名师加盟,同时还高薪聘请了一大批全国奥赛名师、体艺特长培养专家、强基计划师资团队助力学子成长成才。

  从自主招生,到“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再到如今强调科学选材的强基计划,国内高校的招考标准正不断放开、完善,高考越来越将高中学子的志向、兴趣、天赋作为考核选拔的重要内容。

  7年前,内江市首次组建名师工作室,改变教育部门唱“独角戏”的状况,由多方“整合资源,共同参与”。

  截至目前,已完成挂牌的2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龙8long8、50个县级名师工作室中,数以千计的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积极探索创新,在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教育高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打造“学在内江”教育品牌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苟田君化学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苟田君来自内江六中,刘裕金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刘裕金来自内江二中,在他们看来,工作室要确定“团结协作 共谋发展”的理念,激发每一位成员的学习、工作、创新,龙8long8唯一官方网站才能在合作的道路上携手前进、风雨同舟、共同成长。

  随着内江市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深水区”,迎来“硬骨头”,内江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出台了一系列强师惠师政策,培育了一大批四川省名校长、名班主任、“四有好老师”,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内江先后印发《内江市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十条措施》《内江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内江市鼓励支持初中毕业生在内就读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擦亮“学在内江”教育品牌保驾护航。

  “系列文件的出台,目的是发挥领头雁和火车头作用,打开内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内江市教育和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陈俊燕表示,系列文件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高中品牌创建、推行名师工作室制度、强化教师培训保障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龙8long8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