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13937683818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龙8国际头号玩家生物科技超级生物科技树国家农业农村部重点推介“多年生稻”上榜!

行业新闻 2024-03-28

  龙8国际头号玩家近日,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了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农办科〔2022〕22号)。获得此次推介的水稻主导品种共计29个,“多年生稻”是其中之一。

  多年生稻为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的自主研发成果,是利用长雄野生稻发达的地下茎培育的多年生稻品种,实现种植1次,连续收获3-6年,是全球唯一多年生性状的主要粮食作物。多年生稻特有的“多年生性”,显著区别于常见栽培稻的“一年生”特点,是水稻品种选育进程中的颠覆性创新型研究成果,并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国际农业技术创新技术”。

  2018年审定,滇审稻2018033号,粳型多年生稻品种,通过母本RD23与父本长雄野生稻杂交,经多次自交筛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MAS)培育而成,适用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稻区推广应用。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强,多年生性强,后期熟色好,年度和季节间产量稳定,品质较好,生育期适中。一季粳稻区平均亩产598.46千克。高抗稻瘟病,抗稻曲病,中抗纹枯病,感白叶枯病。稻米品质检测达到部颁优质米3级标准。

  在栽培管理方面,多年生稻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3-5年以上,其显著特点体现在:从第二年(或第二季)开始,水稻生产不需要买种子、育秧、犁田耙田、栽秧等环节,只需要田间管理和收获两个生产环节,是一项轻简化的水稻生产技术。 多年生稻收割后留 下 的稻桩地下 茎 上的 腋芽,第 二季(年)再萌发成苗,形成新的稻株, 如此周而复始,实现水稻 一次种 植、多次(年)收 获。

  多年生稻颠覆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能够极大缓解早晚稻“双抢”期间的农事时间间隔短、劳动力短缺等生产和社会问题,真正解放劳动力,造福农民。 与一年生稻相比,多年生稻可以减少生产投入成本的 50%以上。以云南地区为例,大约减少500元/亩~600元/亩的直接投入,且连续多年不需要对田块进行翻耕,实 行免耕后减少了劳动力、肥料、农药的投入,增加了土壤的自然属性和自然地力。

  此外,多年生稻还具备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一次种植,多年收获”的免耕生产特性,每年每亩可以固定二氧化碳20公斤、增加土壤有机质54公斤、增加土壤全氮0.061公斤。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多年生稻作为生态农业发挥了突出的碳中和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在多年生稻品种培育方面,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选育的多年生25(PR25)、多年生107(PR107)已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为滇审稻2020041号、滇审稻2020042号;选育中的具有“多年生性”的粳型软米品系多年生26、多年生27、籼型软米品系多年生109正在有序开展区域试验。

  另外,胡凤益教授团队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专利号ZL4.2)、“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专利号ZL4.6)已获得专利授权。2017年,“水稻适应性进化的基因组变异机制研究”,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及应用”,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2022年4月,华大集团与云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合资协议,并合资成立深圳华大云谷科技有限公司。此次校企合作签约,是为了充分发挥云南大学和华大集团各自优势资源,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为多年生稻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多年生稻在国内的试种推广地点已达117个,种植面积为2543亩,覆盖云南、海南、广东龙8国际头号玩家、广西、湖北、湖南、江西等13个主要水稻种植省份;在海外的试种推广已覆盖老挝、缅甸、泰国、孟加拉国、伊朗、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17个国家。更重要的是,多年生稻,不仅耕作方式更加精简化,而且可收获的稻谷产量和当地常规水稻品种持平龙8国际头号玩家,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华大万物是华大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本 着“基因操作 万物创新”的宗旨,致力于以万物生长为主要内涵的动植物、微生物等 领域“天地生”融合发展。

  华大万物充分利用华大在基因组“存、读、写”的技术平台优势,整合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自主实现新物种改造、新品种培育,开发具备革新传统劳作方式的超级物种;此外,积极整合天文、地理、生物交叉学科技术成果,积极探索沙漠土壤化改造的新思路,有效拓展传统种植空间,为落实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新范式。目前代表性产品有多年生稻和多宝茄树,已在全球进行推广。